2018年9月19日星期三

中国反邪教网:“观音法门”头目释清海的巨额财富来源不明



  【核心提示】2018年8月13日,“德国之声”网站登载文章指出,在德国等地开办的“爱家”素食连锁店,背后经营者是“观音法门”头目释清海,释清海的巨额财富来源不明。

  一家包括在德国开有四家分店的环球时尚素食连锁店,其背后经营者是一位被信徒称为“无上师”的百万女富商释清海,无人知晓她的巨额财富是如何聚敛起来的。



  经过美化处理的释清海及其“名言警句”(原文配图)

  最近四年,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南美洲等地开办起200余处“爱家”素食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素食连锁店。其创办人即所谓的释清海,拥有50万名(另据称有200万名)信徒。这些信徒相信释清海能与上帝直接交谈,尊奉她为“无上师”。

  视频网站Youtube有数千部布道视频,其中场面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释清海到全世界布道宣传推广一种以冥想为基础的哲学,即她所称的“观音法门”。身穿艳丽外套,坐姿千奇百怪,一两个得意弟子相伴左右,释清海将基督教、佛教、犹太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混杂一起,教导信徒们如何才能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觉悟,如何同上帝直接交谈。她自称是继耶稣、佛祖和穆罕默德之后的另一位“上师”。

  布道中,她还提醒自己的信徒说,他们不应该羞于赚钱:“说到赚钱,人们会让你们感到羞愧……赚钱这事跟他们毫不相关。”

  有时候她还鼓吹一种“辟谷术”,即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营养”,不得进食、进水。这种修炼有时候与一些古老的宗教相关,已经造成过数不清的脱水和饿死事件。

  清海无上师电视台

  释清海本名张兰君,1950年出生于越南。上世纪70年代初,来到德国后,遇上并嫁给了一名德国科学家。随后几十年,她成立了“国际清海无上师公司”,兜售首饰、衣服和她署名的书籍。

  该公司还为“清海电视台”制作节目内容,通常在“爱家”素食店的大屏幕上播放。节目中的释清海,经过PS美工,背景光芒四射,念颂着有关时间旅行、不同空间的名言警句。

  释清海在美国还化名“爱神”,美国现在是她的大本营。几十年来,媒体一直把她视作是一名邪教头目。据人权观察组织网(Humanewatch.or)说,释清海“像一个摇滚女巨星那样煽动(信徒对她)狂热崇拜”。

  可疑的商业行为

  释清海还多次与相关当局产生龌龊。1996年,她向比尔·克林顿的竞选活动捐献了64万美元(按现在的汇率换算约为56.2万欧元),结果得到的是被人认为动机“可疑”,其业务还曾因非法(进出台湾)转移资金而被台湾当局盯上。

  在中国,她的一帮信徒被控利用一家电子公司做掩护,招募“观音法门”信徒和组织举办收徒仪式。牛津大学政治学学者兰梦林(Patricia Thorton)认为,释清海的巨额财富来源不明。

  不过,与那些出名的邪教行为不同的是,释清海表面上没有号召信徒断绝同亲友的关系,也没有诈骗信徒们的金钱。据其网站称,她的布道,有数百名信徒参加,是免费的。

  在德国有四家“爱家”素食店,两家位于汉堡,一家位于汉诺威,一家位于吕纳堡。这四家素食店的服务台均拒绝向德国之声发表评论。



  “爱家”素食店的脸谱(原文配图)

观音法门是中国政府依法取缔的邪教组织。

作者:Elizabeth Schumacher 胡婕(编译)

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

新华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理论底气




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思想交锋最后都要归结到哲学;当前我们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和各种挑战,其思想根源也都在哲学。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最后都会回到哲学世界观上,因此善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看问题非常重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否把坚持党的领导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最深层的原因从理论上说就在于哲学。必须看到,西方的制度设计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史观,唯物史观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民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奠立了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理论基石

实际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源自资本的全球性扩张。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大国,由于一些初始条件的丧失,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自发地走向现代化已无可能。因此,中国现代化之路必定如此,即在社会自觉力量的领导下,先取得政治独立和民族解放,继而取得经济独立和国家发展,再参与国际竞争,全面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目标。在这一过程贯穿始终中、起领导核心作用的自觉社会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人类历史活动走向自觉成为可能,才诞生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才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活动空间。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自觉利用历史规律的可能性,形成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核心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和理论前提。

从更开阔的视野看,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要进入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则必须走自觉之路,这就是坚持工人阶级领导(通过共产党)的历史根据。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自觉自由”,人们只有掌握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揭示其客观必然性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获得自由。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从历史观和哲学观来看,支撑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

一是历史有没有客观规律。唯心主义,尤其是今天的唯心主义,普遍反对客观规律,用多元决定论,反对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多元决定必然是折中主义,实质上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变种,要害是否定客观真理和历史规律。毫无疑问,否定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就否定了历史的方向性和进步性,否定了辨别先进与落后的客观标准,表现了维护既得利益现状的保守心态。坚信历史在不断发展进步,坚信历史的进步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坚信人类的解放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观前提。

二是对客观规律能否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是体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本质的总趋势。西方个人主义因此认为历史规律即便有,也不可知,因为个人的生命及认识能力有限,不可能达到这一高度。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观点只证明了以个人为认识主体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而不能代表这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把单个人作为唯一的认识主体当然要否定认识历史规律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以人民为认识主体就可以解决历史规律的可知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大创新,就是提出了人民主体论,把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视为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对世界客观规律的集体认识、集体创造,核心在于,我们是作为一个集体的历史主体来把握和认识规律,它体现的是先进阶级、人民群众及其政党的集体智慧和认知。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集体认识主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具有统一的世界观、方法论,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认识成果能够不断地积累,认识主题能够不断地深化,思想眼界能够不断地拓展,不仅能综合一代人的智慧,而且能一代一代地接续下去,这就叫集体主体的智慧。第二,一以贯之的事业。人民主体不仅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的历史主体。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人类解放为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为之奋斗的事业。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是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在内的一以贯之的伟大事业。正是这个一以贯之的伟大事业,成为我们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坚实基础。第三,一以贯之的组织原则。要形成有机的集体主体,必须贯彻有效的组织原则,这就是民主集中制。我们能够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靠的就是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不断地认识客观规律,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这是共产党的优势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所在。

三是能否自觉地实践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自觉地实践历史规律,必须要有一个没有一己之私和一党之私的阶级及其政党。这个阶级就是现代无产阶级,这个政党就是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实质和精髓,就是对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阐发,就是确立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领导权。要求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工人阶级的本性。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没有一己之私,也决定了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一党之私的政党。所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自觉实践历史规律的需要,其它的阶级和政党做不到。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大公无私和先进性表现在它具有追求真理的理论兴趣,因而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武装下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表现在它在对现存的世界进行彻底改造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而能够不断地纠正自身的错误、洗刷自身的污泥,学会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表现在它能够通过伟大的事业动员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能够不断地涌现出千千万万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之献身。工人阶级要解决的历史任务,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对抗,是人类所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时代课题;它借以解决这一历史任务的条件和手段,都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提供出来并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掌握。坚持工人阶级、共产党的领导有着充分的历史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概括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之所以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分视为哲学基本问题,就因为这一划分决定了其它的哲学理念,包括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以唯物论为前提,这一前提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必定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实践,因而实践必定是客观的、开放的、无限的物质变换运动,必定是以反映论为基础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历史活动和社会变革过程,必定是人民利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成为现实的过程。而如果拒斥唯物论,实践就必然成为主体设定客体、主体自我外化的主观性活动,就必定成为从个体需要和人性诉求出发的意志性活动,就必定成为排斥客观真理和科学认识的实用主义。可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去唯物论,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理论是非。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不能把这一观点推广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其“核心和实质”就是列宁、毛泽东反复说过的“对立统一规律”。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其最根本观点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把实践的观点夸大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际上就打开了滑向实践本体论的缺口。应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括,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和内核。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列宁、毛泽东把这种新唯物主义概括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论的彻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全覆盖的唯物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世界全部领域,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精神领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观。第二,它是全融通的唯物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唯物主义原则打通了历史和自然、思维和存在、生活和生产、受动性和能动性、个人和社会等等一系列的传统对立,形成了没有理论死角,鲜活、生动、生机盎然的唯物论。这种彻底的唯物论,说到底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的唯物论,就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概括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能有将其取代或与之并列的其它概括。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制定自己新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基石。但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前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论转向。概言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有两个重要的关节点:一是1843年底实现的、被列宁概括为“两个转变”的节点,即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二是1845年春实现的、以恩格斯称之为“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的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正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第一个节点,奠定了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唯物论前提。如果只从第二个节点开始讲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会抹煞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中间桥梁”作用,而且必然混淆马克思的实践观和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界限,为实践本体论的迷误开辟道路。只有唯物史观才揭示了感性客体的能动性,这就是受客观必然性制约的对象性活动。人的感性存在是第一位的,而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活动当然是人的选择性活动,但是这种选择性活动的基础却是非自由的历史必然性,不能用历史选择论否定历史规律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中,我们需要秉持两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因为它是科学、是真理,坚信它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因。第二个原则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我们学马克思主义不是空对空,而是要用它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向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牢牢把握住时代潮流和天下大势不动摇。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精神。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要认准历史发展的方向、阐发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准历史发展的潮流。当今世界,尽管历史进程曲折复杂,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出现,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时代潮流的判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今天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汇集成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中所说,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准确地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地引领时代潮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智慧。

第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功地运用到国家制度的建设完善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中,解决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能够与西方国家分庭抗礼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不再只是一些思想原则或行动准则,而是道路、思想、制度和文化有机统一的强大国家。在世界上高高举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建立在非西方化的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焕发生机活力的有力证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在逐步解决国家治理问题,把党的建设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突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中,并加以制度化,这是我们的重大创新。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运用取得的突出成就。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实践基础。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设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等,有力保证了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在具体实施的政策上,在兼顾所有人利益的同时,突出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全部消除贫困人口;突出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锻造国之重器,坚决有效地捍卫主权、领土和国家核心利益等等,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坚持和创新。

(作者:侯惠勤  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

2018年9月11日星期二

17年之后:3分钟回顾911事件全景



2001年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号楼和2号楼,以及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共有2996人在事故中丧生。17年后,回顾911事件的全过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

人民日报: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



  近期,中美经贸摩擦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国内出现了一些疑虑、慌张,甚至有人惊呼“狼来了”。

  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怎样理性看待外部挑战?我们是否有信心、有能力跨过这道“坎”?《人民日报》今天刊发文章《风物长宜放眼量》,一起学习!


风物长宜放眼量

——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


  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出现了一些疑虑、慌张,甚至有人惊呼“狼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放宽历史视野,在更高层次上“睁眼看世界”,总结世界强国兴衰的经验教训,认清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正视各种外部挑战,齐心协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一、新兴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普遍经历了一个关键性阶段

  随着15世纪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各大陆日益联为一体,人类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500年来,一些国家相继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称雄世界,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国,也曾不止一次地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但最终没有成功。其间群雄逐鹿,此起彼伏;风云诡谲,步步惊心,呈现出一幅幅兴衰交替的历史画卷。

  “海上马车夫”荷兰从1609年彻底独立到17世纪中叶成为当时世界强国,用了半个世纪左右。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迅速发展,到1784年打败老对手荷兰,用了100多年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在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推动下,大国崛起速度明显加快。美国从1865年结束南北战争到1894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用了约30年。法国自1789年爆发大革命,到1810年打败欧洲大陆主要对手,成为欧洲强国,用了20年。德国从1871年统一到1913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了42年;1938年再次跨入世界强国之列,主要工业指标位居世界第二位,用了20年。日本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到1905年打败俄国成为世界强国一员,用了不到40年;二战后,日本又经过30多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苏联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用了不到30年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战后重新投入建设,又用了30年时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在世界新兴国家由大而强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关键性阶段。这个将强未强的特殊历史阶段一般为10年左右,在此期间,相关国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较前明显增大,事关兴衰成败。在这方面,英、美是成功的典型,法、德、日、苏则提供了历史教训。

  英国在1763年击败法国成为欧洲强国,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此时与其1784年彻底取代荷兰在世界上的地位之前,存在一个关键性阶段。这期间,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的生产力,加快了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成为第一个“世界工厂”,为英国进入全盛时期打下了坚实基础。

  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积极采取措施缓和南北矛盾,实现国家重建,到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开始步入关键性阶段。尽管美国在经济体量上占据世界首位,然而其综合实力还不如英国。尤其是,美国国内问题丛生,垄断加剧,腐败横行,社会矛盾尖锐。西奥多·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大力开展以反垄断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进步主义运动,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赢得了“托拉斯爆破手”的美誉,为美国问鼎世界铺平了道路。

  拿破仑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标志着法国进入关键性阶段。但就是这样一位被黑格尔称为“马背上的世界灵魂”“神的存在”的大人物,却犯了一系列战略性错误,特别是1812年贸然发动对俄战争,劳师远袭,铩羽而归,最终于1815年兵败滑铁卢,使法国丧失了向世界强国冲击的机会。德、日类似的事例也一再上演。

  苏联的教训更为惨痛。在迅速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后,苏联领导人犯下了一系列战略性失误,特别是走上军事称霸对抗的错误道路。1979年侵略阿富汗,陷入10年战争的泥潭,最终在这个“帝国坟场”自掘坟墓,撤兵两年后国家即宣告解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回望大国兴衰历史,一些国家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个时候达到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此后10年左右是其兴衰成败的关键性阶段,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此期间,如果发展战略选择正确,实力将日益增强,最终会成为世界强国,荷、英、美都是如此;如果选择不正确,出现战略性失误,国家将迅速衰落下去,从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机遇,法、德、日、苏即是如此。

二、遭受打压是新兴国家绕不开的“坎”

  新兴国家在崛起的关键性阶段,往往会与守成国家发生国家利益的激烈碰撞,无一例外地会受到刻意打压,这是必然遇到的“成长的烦恼”,是发展历程中绕不开的“坎”。

  英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受到西班牙、荷兰打压。地理大发现后首先成为海上霸主的是西班牙。16世纪后期,英国通过宗教改革激发了民族活力,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与西班牙发生利益冲突。1588年,西班牙派遣“无敌舰队”气势汹汹打上门去,妄图依靠强大的海军力量将英国扼杀于摇篮之中。英国海军以弱胜强,打败西班牙,第一次以欧洲强国地位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此后两国为争夺海上主导权反复较量,双方元气大伤。荷兰乘机崛起,成为海上霸主,垄断了全球贸易的一半。1651年,英国通过《航海条例》,规定进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商船或货物产地商船运输,次年荷兰即发动了绞杀英国的第一次英荷战争。这时英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中,凭借新兴资产阶级的锐气,战胜了荷兰。此后100多年时间里,荷兰与英国又进行了三次战争,一直到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战争,英国才彻底战胜了荷兰。

  法国在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同样受到了英国的打压。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后,对于挑战其地位的国家毫不手软,典型的是主导反法同盟。针对称霸欧洲大陆的法国,欧洲君主国先后七次组成反法同盟予以围剿,最终于1815年彻底打败法国军队。参加反法同盟的国家时有变化,但英国始终是主要成员,其他国家是为了维护君主制度,而英国则是为了维护霸主地位。

  美国在崛起过程中也受到了英国的打压。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就趁机图谋分裂美国,乃至幻想重新将美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于是口头上宣称中立,实际上支持南方,接济南方军火,为南方建造多艘军舰,给北方造成很大困扰和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首先提出包括成立国际联盟在内的“十四点原则”,实质是在保障世界和平和国际合作的幌子下,建立由美国掌控的国际组织,试图主导世界秩序。用时任美国总统顾问豪斯上校的话说,就是要“按照我们的心愿完成对世界地图的重新绘制”。英国当然洞悉美国图谋,联手法国,百般掣肘,最终迫使美国放弃加入国联。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后,转而对威胁其地位的国家进行遏制和打压。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军事强国苏联和经济强国日本进行打压。尽管美国视前者为最大的敌人,视后者为亲密的盟友,但当他们威胁到美国自身地位时,都毫不留情。

  对苏联,美国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向苏联大力输出西方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培植“第五纵队”,诱导苏联进行所谓民主改革;同苏联大搞军备竞赛、金融货币战,限制苏联油气出口;挑拨离间苏联各民族之间、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等等。苏联这个超级大国之所以在瞬间轰然倒塌,固然有国内的因素,但来自美国的一套组合拳是主要外部因素。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彼得·施瓦茨写道:“谈论苏联崩溃而不知道美国秘密战略的作用,就像调查一件神秘突然死亡案子而不考虑谋杀、死亡事件是否存在着特殊反常和预谋一样。”

  对日本,美国也丝毫没有网开一面、手下留情。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充斥全球,对美国贸易大幅顺差,随之而来,大国雄心迅速膨胀,公开叫板美国,招致美国的打压。1985年9月,美国召集五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签署“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之后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达50%,严重打击了日本出口,加之日本应对战略出现失误,导致经济持续低迷,经历了“失去的20年”。日本经济总量从上世纪80年代相当于美国的60%左右,下降到2017年的25%左右。

  由此可见,新兴国家在发展关键性阶段受到守成国家的打压,也是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

三、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跨过这道“坎”

  我国经过了30多年改革开放,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世界强国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目前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受到打压,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早晚的问题。实际上,自2010年开始,我们遇到的来自外部的挑战和麻烦,都与此有关。当前美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战,就是这种挑战的继续。2017年8月,时任美国白宫首席战略分析师的班农就曾声称,美国在经济上打败中国仅剩5年左右的“窗口期”;他提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战争是重中之重,必须集中一切资源打赢这一仗,“如果我们输了,5年以后,最多10年,我们就会达到一个无法挽回的临界点,那时,我们就一点翻盘的机会也没有了”。美国打乱中国发展进程的意图暴露无遗。这种打压也许还有别的花样,但不管怎么样,天塌不下来。对于我们来说,既不要心存侥幸,也不要惊慌失措,最重要的就是从容应对,更加专注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面对偏见,用行动说话;面对压力,用能力说话。

  首先,要更加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的制度优势,来自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今天受到打压,恰恰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态势蒸蒸日上。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外部挑战,我们都要保持定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办好自己的事情。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奥勒留所讲的:“要像屹立于不断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岿然不动,驯服着它周围海浪的狂暴。”

  其次,要更加增强忧患意识,防止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处于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道路决定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根本利益所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我们付出巨大的学费和代价得出的结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今时代,“关起门来朝天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能因发展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放弃改革开放,也不能因为外部压力,包括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而改变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能说你让我改什么我就改什么,你让我放什么我就放什么。在压力面前,一定要有底气,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在坚决维护国家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务实理性处理好国家间关系。

  第三,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团结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团结是最大的力量。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如果成一片散沙,是不好的事,我们趁早就要参加水和士敏土(即水泥——引者注),要那些散沙和士敏土彼此结合来成石头,变成坚固的团体”。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成为了团结凝聚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士敏土”,成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各项事业的主心骨、稳定器和领头人。越是在爬坡过坎的时候,越是在遭受外部遏制打压的时候,就越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奋力前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任何外部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18年9月10日星期一

“神韵演出”是法轮功的敛财工具(图)






近些年,美国有个名为“神韵艺术团”的机构自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搞“神韵巡演”。这个“神韵艺术团”有什么背景,来台湾干什么?



神韵艺术团2011年5月向美国国内收入署(IRS)提交的年审报告


经了解,这个“神韵演出”的总导演是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神韵艺术团的财务总监是李洪志的妻子李瑞。2015年,神韵艺术团在台湾演出35场,收入新台币1.16亿。2016年收入新台币1.46亿。这些收入是如何来的?

一是门票收入

在今年6月21日的华盛顿DC法会上,李洪志再次强调“神韵是所有救人项目中力度最大的”,要求弟子全力推广“神韵演出”。因此,看“神韵演出”就成为大法弟子的必修课。当然,弟子都是购票入场的。





除少数门票通过神韵艺术团官网出售外,大部门由演出地的“法轮大法佛学会”组织法轮功人员推票。如果实在卖不出去,为显示修炼“精进”,大法弟子会自掏腰包购买,然后送给家人或认识的人,请他们前去填场。


二是募捐

法轮功在台湾成立了一个“神传文化基金会”,以支持“神韵艺术团”经营为名,招募“神韵之友”会员,并收取高额会费。



法轮功在广告中称,成为“神韵之友”创始会员需捐款新台币5000—50000元,其中,单次或累计捐款新台币5000元以上,未满新台币50000元者,享有“风雅神韵之友”会员优惠;捐款新台币50000元以上者,享有“尊荣神韵之友”会员优惠。所谓的优惠措施就是,获赠“典藏悠游卡”、神韵贵宾卷、寄送神韵专刊、购神韵演出票优惠等。如果捐得更多,神韵艺术团会安排“贵宾招待会”,让女演员与会员联欢,并美其名曰让贵宾“近距离一窥神韵演员们的风采”。法轮功的“亚太正悟网”的文章《加入“神韵之友”福报相随而来》称,加入“神韵之友”,多捐款,就能为自己积德,可以治病,能得福报,诱骗民众入会。
2015年,“神韵演出在”台湾的1.16亿新台币收入中,募捐款有4900万,占42%。
因掩盖背景,欺骗民众,法轮功的“神韵演出”在岛内一直遭抵制。



2017年7月27日,洪门中华龙门山联合总会组织约500人在台北游行,举办“揭暴法轮功邪教欺诈真相”记者会。会长朱纪玮指出,李洪志为达敛财目的,在台湾搞神韵演出。   




2015年3月14日晚,“神韵晚会”在台南文化中心上演,也遭到当地民众呛声。有部分民众在场馆前广场打出醒目横幅:“停止营销法轮功神韵文化”、“法轮功不要欺骗台湾人”、“神韵晚会滚出台湾”。“神韵晚会”一直以中华传统文化自居,通过植入“法轮功”邪教文化示人。此前,“神韵晚会”首场演出在高雄市文化中心上演。开演前,亦有民众在高雄文化中心广场,以及神韵晚会巨幅海报前打出“神韵演出是邪教文化”等醒目横幅进行呛声。
事实证明,“神韵演出”绝非普通文艺演出,而是由法轮功包装策划,聚敛钱财的工具。呼吁岛内民众民众擦亮眼睛,切勿上当受骗。

2018年9月7日星期五

求是网: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政党制度”时代内涵和鲜明特点的精辟论述,可谓站高谋远、思想深邃、意义重大,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践行。

  一、深刻领会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意义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主要运作方式,政党制度则是政党政治的运转基础。新型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伟大的政治创造意义重大。

  1.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理论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对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作了描绘。指出,“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又立足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既不同于多数西方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多党合作理念高度契合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思想,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顺应中国国情的灵活运用,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2.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历史意义。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提炼。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广大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探索和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一次次尝试,又一次次失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多党合作。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热烈响应,公开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一向往已久的“心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上发展之路。1989年12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成为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事实充分证明,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始终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能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实践意义。近年来,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一些国家大选中“黑天鹅”事件迭出,政党攻讦加剧,由于政党交替统治所产生的天然报复心理而使斗争愈演愈烈,社会纷争不断,社会治理效率低下。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和协商代替了西方政党间的彼此攻讦,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智慧,并在实践中日益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殊优势和强大生命力。这一制度的成功实践表明,民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实现民主的形式和路径是多样的,这是由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中国政党制度的成功范例,在全世界树起一面令人向往的旗帜,给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带来一种新范式、一种新模式,为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出一条既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准确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属性,进一步彰显、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势与作用。

  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有根有魂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使命的党,中国共产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领导地位,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中国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69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关键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一向秉持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始终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我们要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立场不含糊、原则不动摇,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共襄伟业,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2.不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中共十九大强调“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和机制渠道,实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画出民心民愿最大同心圆,广泛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党的集中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统一,是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直接协商,在人民政协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协商,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着力彰显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在新时代彰显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密友党,这种团结合作关系,既有利于执政党和参政党通过平等协商形成科学决策,切实增强全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和意志;又具有与生俱来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新型政党制度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整合功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合作,扩大了整合的边界和张力,使新型政党制度成为有着强大动员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凝聚力的制度。

  三、切实践行新型政党制度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多党合作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

  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民主党派,需要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新型政党制度为多党合作提供的广阔舞台上,更好发挥优势作用。

  1.增强制度自信。在政党和政党制度方面,我们要不断增强多党合作制度自信,这是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从历史选择、现实实践或者国内外对比分析上,都可以看出新型政党制度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作为参政党,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老一辈的政治信念和高尚情操,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牢牢树立多党合作制度自信,巩固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民主优势,更要引导广大成员切实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共同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展现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勃勃生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2.增强责任担当。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揭示了民主党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明确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作用,对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格局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参政党要把履职思路和重点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上来,围绕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批评监督,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心聚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运用自身渠道优势,致力强化对多党合作的宣传,讲好多党合作的中国故事,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提升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

  3.加强自身建设。民主党派在亲身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亲眼见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感佩至深,更加自觉认识到,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永葆生机的智慧和勇气,充分汲取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加强民主党派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各项议事决策制度,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真正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作者:刘家强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

2018年9月4日星期二

陈一新:坚持“八种理念”实现“八个转变” 创新发展政法网络新媒体





9月4日上午,中央政法委召开政法网络新媒体建设工作会议,旨在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工作,动员各方力量做大做强做响政法网络新媒体,切实加强政法领域意识形态工作。

与会者有中央政法委各厅局、中央政法各单位和中国法学会、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政法委负责同志和宣传部门负责人,还有中央政法媒体、网站和部分中央主要新闻网站负责人,一些重要商网平台的“老总”和十几位政法人气网红大V!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着力构建全网覆盖全时响应的政法网络新媒体矩阵,着力做大做强做响政法网络新媒体,着力培育政法网红大V,着力开展网络斗争新战略新战场新战法研究,着力掌握政法领域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导权,努力把政法网络新媒体打造成为网上斗争第一方阵的排头兵,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陈一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科学阐明了宣传思想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系统回答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并就网络宣传舆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政法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中去,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会议分析了政法宣传舆论工作面临的形势。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政法宣传舆论工作面临着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带来的新挑战,面临着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带来的新挑战,面临着传播格局持续发生深刻变革带来的新挑战。

会议强调,要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发挥优势,展示作为,真正把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作为政法领域的一件大事要事新事来抓。



在这次讲话中,陈一新概括提炼出加快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的“缩略词”,这就是:坚持“八种理念”、实现“八个转变”:

之一:坚持“化险为机”,实现战略导向从应对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向善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转变

要深刻认识“得互联网者得天下”的时代命题,看到互联网给政法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下决心把政法媒体建设的战略重心和工作重点转移到政法网络新媒体上来,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促进政法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要清醒认识互联网是政法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当今世界,互联网已深度融入社会、经济、民生、文化等各个领域,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也解构规则、颠覆秩序、重塑业态,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滋生新型犯罪、应对处置社会舆情的“最大变量”,既给政法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挑战,也给政法宣传舆论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要把互联网运用变成为促进政法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强化互联网思维,自觉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要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政法机关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执法办案、司法改革、舆论引导等各项工作中的深度应用,使之成为推进政法事业发展的动力泵、加速器。要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主管部门管理责任、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要把政法网络新媒体建设应用作为互联网应用的重要突破口,采取有力有效举措,加快政法网络新媒体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使政法网络新媒体成为政法事业发展“最大增量”的关键要素。

之二:坚持“大局为重”,实现宣传领域从聚焦政法工作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转变
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既要加强政法工作宣传,还要主动为党分忧,努力把政法宣传的领域从政法工作拓展到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舆论引导的范围从政法大政大案大事延伸到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促进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讲好政法故事,传播政法正能量。要毫不动摇坚持“四大宣传”,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大力宣传政法机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之事的坚定决心、有力举措、重大成效,大力宣传政法领域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大力宣传政法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当前,要突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突出维护社会稳定宣传,突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宣传,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政法工作巨大成就宣传,让政法正能量充盈舆论场。

——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主流价值。要胸怀全局,自觉把政法网络新媒体宣传纳入党的宣传工作整体来谋划和推进。要把政法网络新媒体办成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就的重要平台,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开展宣传引导。要把政法网络新媒体办成汇聚和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积极转发各类秉持正确导向、倡导“最美精神”的信息、网文,主动挖掘和放大网络上的“美丽网事”,顶起“平凡英雄”,宣传“凡人小善”,让主流价值在网上充分扩散、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之三:坚持“打赢为要”,实现战略布局从打赢网下战场向打赢网下网上两个战场转变

互联网时代,网上战场与网下战场交织融合、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神圣职责,务必在网下网上两个战场排兵布阵、协同进击,确保打赢两个战场。

——要站在前沿真亮剑。要主动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言论进行斗争,坚决反制各种敌对势力对我的攻击、诋毁、抹黑,坚决打击利用网络制造传播政治谣言等行为。

——要提升政法软实力。要深刻认识软实力是互联网时代政法新力量,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将软实力建设纳入政法工作重要议程,把塑造政法形象、树立政法公信、捍卫主流价值、弘扬社会正气作为政法软实力建设的核心目标,大力加强新时代政法新闻宣传力、群众动员力、舆论引导力、舆情处置力建设,推进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宣传舆论队伍、阵地、载体建设,真正让政法软实力“硬”起来,做到用硬实力保障软实力,用软实力增强硬实力,为打赢网下网上两个战场提供强有力保证。

之四:坚持“融合为径”,实现宣传阵地从依靠传统媒体向做大做强做响网络新媒体转变
要适应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作为重要路径,着力提升政法网络新媒体网上斗争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品牌创新能力、议题设置能力、“引关圈粉”能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政法新媒体做大做强做响。

——要下决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网络新媒体上来。要紧跟新媒体发展新趋势,真懂新媒体、善建新媒体、会用新媒体,把主要人力财力物力投向新媒体建设发展,尽快实现事业发展的战略转移。要以打造网上传播新精锐为目标,深化政法传媒改革,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互联网时代新型政法媒体。要不断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全方位进占“两微一端”以及各种视频直播、自媒体平台,实现政法主流声音网上舆论场全覆盖。

——要以账号入驻率提升全网占有率。要加快各级政法机关开通新媒体账号步伐,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实现全国政法机关新媒体建设全覆盖。要鼓励政法机关在各类新型互联网应用平台上开设账号或者创设独立的应用程序,提高政法新媒体在各类有影响的应用平台上的入驻率,鼓励政法干警特别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开设自媒体账号,努力扩大政法新媒体账号的网络存在。

——要以矩阵聚合力提升集群战斗力。要大力推进政法新媒体矩阵建设,形成以中央、省级政法机关账号为龙头,以中央政法机关所属机构、地市级政法机关账号为骨干,以基层政法机关账号和政法干警自媒体账号为结点的政法新媒体矩阵,形成政法系统的网上战斗集群。

之五:坚持“内容为王”,实现内容来源从单一自创向多元采集转变
政法网络新媒体要保持对受众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就必须树立“内容为王”理念,努力提升内容品质,丰富内容表达,拓展内容呈现,使内容生产更加适应时代需要、更加契合受众需求,以内容优势形成竞争胜势、赢得影响力强势。

——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政法资源优势。政法工作顶层设计、法规政策、大案要案等,始终都是人们欲知未知的话题。政法网络新媒体要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做到“近水楼台先得月”,围绕传播主流价值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在运用政法内容资源设置话题、制造热点、引起关注上下功夫,将政法工作素材挖掘出来,以最新、最重、最特的方式呈现出来,持续设置热点议题,提升新媒体传播的吸引力、引导力。

——要善于抓住和深耕社会热点题材。要有新闻眼光、全球视野,抓住党和国家大政大事、国际国内热点时事、公众关注焦点难事,找准报道角度和切入点,让我们的报道题材更多元、受众更广泛,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弘扬社会正能量。要进一步拓展内容来源,把内容生产从以自我采编为主拓展到编发、转载其他新媒体优质作品,使政法网络新媒体成为各种正能量作品的汇聚场、集散地。

——要善于发现和聚拢一批正能量创作高手。要挖掘政法干警潜力,培养一批精通网络传媒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政法专业写手,成为政法网络新媒体优质内容最稳固的提供者,持续推出原创力作。要邀请正能量网红大V加入,发现扶持有潜力的网络新锐,组建又红又专的社会化网络创作精英团队,每逢重大事件能够第一时间撰写高质量作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用作者的高素质、强气场保证传播内容的高质量、强引力。

之六:坚持“圈粉为本”,实现平台影响从小众账号自娱自乐向受众泛在粉丝众多转变
网络舆论场上,粉丝量的多少,既是衡量影响力的重要参数,也是检验战斗力的重要标尺,更是我们吸引群众、教育群众效果的生动体现。要切实增强政法新媒体“引关圈粉”的意识和能力,在政法系统培育一批百万级粉丝的微信公号、千万级粉丝的微博账号、百万级订阅量的客户端,最大限度地拓展政法新媒体的覆盖面和辐射力,让亿万网民在众声喧哗中听到党的声音。

——要以真善美的多彩内容“圈粉”。要加强组织策划,用足用好政法领域大政、大事、大案等引人题材和政法系统网红大V的自带流量,持续制造热点话题、推出爆款产品,以众多“10万+”美文“引关圈粉”。要丰富作品题材,把那些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核心价值观、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作品,纳入政法网络新媒体范围,以题材的丰富性扩大圈粉的覆盖面。

——要以多样表达“圈粉”。要有“引关”之能,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法创作,善于运用“网言网语”表达,尤其要做精做实做活做靓标题,让网民一看标题就被吸引住、点进来、看下去。要会“吸睛”之术,善于运用引领互联网潮流的新技术新应用,综合运用动漫、短视频、弹幕、新型超文本标记语言等新手段创造表达新范式,时刻紧跟互联网新媒体应用技术不掉队、不过时。要懂“做精”之道,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受众,从用户的不同需求偏好、阅读习惯等出发调整内容生产、传播策略,实现分众化、差异化、智能化精准推送。

——要以多种手段“圈粉”。要发挥政法机关主推作用,集中政法系统优势力量和资源,重点扶持一批有现实影响力、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账号,提高政法新媒体在网络舆论场的核心竞争力。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对政法系统新媒体品牌摸清底数,分类设置榜单,定期评出政法新媒体“十佳百优”,激励全系统新媒体竞相“圈粉”。要探索培育粉丝黏性和忠诚度的措施,通过建立粉丝群,加强与粉丝互动交流,把社会上的潜在海量粉丝尽可能吸引过来。

之七:坚持“强军为上”,实现网上力量从量少质弱的“散兵游勇”向打造强大的政法红色网军转变

要着眼于坚决打赢网上斗争,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强大的政法红色网军,为开展网上舆论引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可靠的力量保证。

——要壮大网评力量。要把加强网评队伍建设作为开展网上斗争的一项基本任务,推动建立一支覆盖政法系统各个层次、各个单位的网评队伍,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使他们能够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要培育一大批政法网红大V。要把发现、培育、扶持政法网红大V作为一项紧迫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要建立政法新媒体人才库,对本单位、本系统干警新媒体人才来一次大摸底,对干警网红大V心中有数、列入库中,重点培养扶持,早出成果。

——要团结好社会网红大V。要建立网红大V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本地区有影响的网红大V的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引导他们增进政治认同、履行社会责任。

之八:坚持“保障为基”,实现组织领导从重视不够、保障不足向全方位强有力保障转变
各级政法机关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政法新媒体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组织保障力度。

——要有务实管用的顶层设计。要将政法新媒体工作作为政法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程,制定政法新媒体创新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政策措施,与政法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要安排专项经费,提升软硬件水平,购买社会服务,为政法新媒体建设运营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把政法新媒体建设应用作为重要项目纳入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考评体系,并逐步提高分值权重。

——要有“真金白银”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政法新媒体考评机制,每年评选一批优秀政法新媒体账号、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单位。要将新媒体工作绩效作为政法干警业绩考核、评先创优、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政法干警中形成钻研新媒体应用、热爱新媒体岗位的政策导向。要制定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把稿件阅读量、转发评论点赞量、跨平台传播量、账号粉丝量等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优绩厚酬、兑现奖惩,鼓励写好稿、出精品、创品牌

——要有“八仙过海”的人才队伍。要重视宣传工作力量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法律、懂传播、懂网络的政法新媒体工作专门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政法职业新媒体人。要运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和专业人才,研究制定用人留人新政策,设立首席策划人、首席编辑、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等新媒体专业人才岗位,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要坚决支持和保护关键时刻在网上举旗亮剑、敢于斗争的政法干警,为他们撑腰打气,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一段15年前的珍贵视频 母亲齐心通过电话嘱托习近平



一段15年前的珍贵视频显示,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大大在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母亲齐心通过电话嘱托习近平,“把重担挑好,千万不可大意,千万不能犯错误。

2018年9月3日星期一

中国反邪教网 :“全能神”实际掌控者赵维山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他并非“神”或“神的化身”



  8月27日,中国反邪教网刊登了《中学同学:我所知道的赵维山》一文,由赵维山读初中时的同学(现为哈尔滨市阿城区政府干部),讲述了“神话”之外的赵维山。这些很有价值,因为赵维山的真实人生经历,说明了很多问题,能帮我们看清“全能神”的本质。

  赵维山的成长轨迹普通,说明他并非“神”或“神的化身”

  1993年,赵维山将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永源教会”改为“真神教会”,别称“实际神”(也就是“全能神”)。此后他开始在教会中造神,制造了7个“神的化身”,自称“全权”,担任“大祭司”,代替“女基督”发号施令,成为“全能神”的实际掌控者。虽然他没有像李洪志等人那样夸张地神化自己,但在痴迷人员眼中,他可以代表“神”,至高无上。

  事实上,赵维山从出生到工作,一直都非常普通。195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一个铁路工人家庭,是家中10个孩子中的长子,排行老三。小学在亚站小学读书,初中念的是上亚沟中学,学生时期就是个“学习很不好、很淘气又很有坏心眼儿的孩子”。成年后,父亲提前退休让他接班顶职,成为亚沟火车站一名扳道工和巡道工。再以后,也还是正常的轨迹,唯一特殊的是,他对基督教很感兴趣,曾说“佛教和天主教都不如基督教好”。

  ——没有“修道”经历,没有“神佛”点化,没有“神迹”发生。可以说,如果不是他后来加入了“呼喊派”,成为邪教深度痴迷人员,并自己创办了邪教,他的人生会一直普通下去。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却自命为“神”,非常讽刺。

  对此,赵维山的前妻付云芝一语道破玄机:“赵维山也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全能的神”。当然,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坑害人无数人的邪教头目,也是一个在逃的嫌犯。

  赵维山看病也靠药物治疗,说明“得到神的庇护病就会痊愈”是谎言

  邪教总怂恿痴迷人员生病了不要看病不要吃药,受伤了也不需要去医院,有“神”的庇护就不会有事。“法轮功”如此,“门徒会”如此,“全能神”也如此。四川省苍溪县的“全能神”痴迷人员李玉兰,在“传福音”途中摩托车侧滑摔倒致头部重创,同行的人不但没将她送去医院抢救,却将她抬到附近的痴迷人员家中,说是“神”在考验她,只要坚持下来就会平安,导致李玉兰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可赵维山自己呢?在新华二厂基建科上班期间,他不止一次因为嗓子发炎去医务室开药,也时常在财务科报销十块八块的医药费用。有一年的秋天,他帮着一个姓赵的朋友修理门窗,人家为了表示谢意留他吃晚饭,他喝了一瓶啤酒引起胃肠炎上吐下泻,是他的妻子付云芝在医院里陪着他打了三天点滴才好。

  ——他的这些经历跟之后“全能神”的所作所为进行对比,足以说明两点:一则说明赵维山的身体并非“神躯”,会受伤,会生病,而且需要治疗。二则说明此人心肠狠毒,为神化自己不惜编造“得到神的庇护病就会痊愈”的谎言,任由痴迷人员在痛苦和无助中死去,罪行与谋杀无异。

  赵维山对钱财的贪婪,说明他从事邪教活动的真实目的就是敛财

  “全能神”极力贬低人类社会,说“败坏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存留到今天,各种病毒不断发展,犹如瘟疫一样到处蔓延……”。赵维山以此为由,对痴迷人员许以“前程”,为他们虚构了一个“神家”,承诺带领他们不受“世界末日”的伤害,走向富足、走向永生。

  他的真实目的在早期经历中就暴露无疑。在赵维山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信徒”后,他仿照寺庙、道观中的样子,在自己的家中设立了一个“功德箱”,要求来他家聚会的信徒们往“功德箱”里投钱,并说这是按照神的旨意为大家今后着想。有的人没有钱或者不愿意往他设的“功德箱”里投钱,他就想方设法哄骗人家说主神也和人一样需要补充营养,不投钱也可以拿物来表达心意,于是就有人给他送来奶粉、鹿茸、名贵药材和山珍海味等高档补品。这些钱物,当然都到了他自己的手里。

  ——如果这些小打小闹还不够说服力的话,可以再看看另外一些数据:2000年到2007年间,赵维山都通过广东一名叫“小胡”的痴迷人员代为转款,金额高达6000万元;据曾任全能神监察组组长的何哲迅交代,直到2007年10月他被罢免之时,国内“全能神”仍有7000万元的“奉献款”;2012年起到2014年6月,“全能神”仅在台湾报纸投放的广告费就超过1亿新台币。这些钱,都来自痴迷人员的“奉献”,都被赵维山侵吞。

求是网:深化邪教治理 维护社会安宁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求是》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研究平台求是网8月30日发表评论员文章《深化邪教治理 维护社会安宁》,讨论邪教话题。


  自1999年我国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近20年来,反邪教斗争不断深入,成效十分显著。但斗争的历程表明,邪教问题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顽固性,一些地方邪教案件时有发生,当前邪教活动依然活跃。遏制邪教活动,深化邪教治理,仍然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邪教:社会之痈

  邪教是国际社会的公害,与恐怖主义、毒品并称为当今人类安全的三大威胁。

  作为一个历史现象,邪教问题由来已久。从实质上来说,当前我国邪教问题即是历史上“邪教”问题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的延续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曾近乎灭迹的邪教活动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渐趋复萌,并于九十年代达到一个相对高潮,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转型有一定的关系。这一时期邪教的突出特点是,境内滋生及衍变与境外传入及衍生交互并起。除众所周知的“法轮功”外,国家先后定性的其他20余种邪教组织中,“门徒会”“全范围教会”“灵灵教”等属于境内滋生或衍变;“呼喊派”“全能神”“血水圣灵”“观音法门”等则属于境外传入或衍生。

  冒用宗教或气功名义是新时期我国邪教组织的典型特征。形形色色的邪教组织以“强身健体”“祛病免灾”或“拯救灵魂”等为诱饵,以“末日论”相恐吓,大搞教主崇拜,滥施精神控制,非法聚敛钱财,欺骗裹挟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严重侵蚀社会肌体健康,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悲剧性灾难。2000年之前全国因修炼“法轮功”而拒医拒药和“走火入魔”自杀致死的达1600余人,不少群众因痴迷邪教致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的邪教组织恶意围攻党政机关和新闻单位,并为发展和争夺成员残暴制造殴打、绑架和恶性杀人等案件,为世人共愤。

  值得警惕的是,相比国外邪教而言,我国邪教组织政治色彩更为浓厚。“法轮功”恶毒攻击党和政府,充当西方反华势力乱中遏华政治工具的反动面目昭然若揭。其他邪教组织也多有明显的政治野心,有的甚至公然声称“先夺民心、后夺政权”,妄图“改朝换代”,并极力向基层党政组织渗透。

  事实一再警示:邪教不除,家无宁日,民无宁日,国无宁日。

     斗争:任重道远

  鬼神兴则邦衰,邪教兴则国亡。

  党和政府对邪教活动历来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改革开放新时期,反邪教斗争伴随邪教滋生蔓延的全过程。特别是1999年“7·22”后对“法轮功”等邪教问题的集中处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坚定决心。必须充分肯定,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斗争,邪教活动一度泛滥猖獗的势头得到了有力遏制,全社会反邪教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不可否认,邪教问题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复杂的社会现实原因以及特殊的国际背景,邪教活动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超出想象,当前我国反邪教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法轮功”仍是目前我国活动最突出的邪教组织。在境外,“法轮功”依附于西方反华势力,与“台独”“藏独”“疆独”等敌对势力勾联聚合,淡化邪教色彩,扩展活动空间,加紧对境内进行渗透破坏,已成为组织架构严密、宣传体系完备、资金实力雄厚、破坏手段多样、现实危害严重的一股极端反动势力。在境内,一些痴迷者顽固不化,结成地下组织团伙,通过互联网与境外相勾联,频繁进行各类破坏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少数顽固分子及其家属还与一些别有用心人士勾结,打着“维权”的旗号公开挑战我国法律底线、政治底线,斗争呈现出日益尖锐化的趋势。

  与此同时,其他邪教和有害气功组织活动也屡打不绝。它们潜伏地下,以商养邪,秘密发展,有的邪教组织甚至公开跳出来活动。2012年底,曾发生多起“全能神”邪教人员借所谓“世界末日”传言,公然上街进行规模性聚集、宣扬邪教歪理邪说并暴力对抗干警执法的事件。2014年招远麦当劳“全能神”邪教杀人案更是震惊世人。一些邪教为培养“接班人”和“生力军”,将魔掌伸向青少年,用心极其险恶。此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打着宗教、养生、慈善、公益、“灵修”、培训等名义,类似邪教的非法组织也不时出现,个别的发展蔓延迅速。

  事实表明,当前我国邪教活动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还远未消除。在今后长时期内,邪教问题将持续存在,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对策:标本兼治

  反邪教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邪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对其处置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遏制邪教现实活动和铲除邪教滋生蔓延的社会土壤两手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依法严厉打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依法治理邪教问题,始终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的非法活动,严防形成大的现实危害。要主动出击,深挖邪教地下组织团伙和骨干分子。对邪教活动突出的地区和活动突出的邪教组织,要实施专项整治。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境内境外、地上地下、网上网下防范打击邪教活动,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定推进教育转化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坚定地贯彻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基本政策,将大多数受骗上当的一般群众与极少数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进行非法活动、蓄意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分子区别开来,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千方百计将他们教育转化过来,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加强反邪教宣传教育。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强针对性,使社会各界广泛知晓邪教的危害,使广大群众高度警觉邪教的侵袭。要突出加强对农村妇女、宗教信众和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识别、自觉远离邪教。要注重发挥典型事例的警示作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反邪教斗争,切实形成见了邪教“人人喊打”的局面。

  进一步实施源头治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人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唱响主旋律。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给邪教滋生发展以罅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有效堵塞邪教渗透漏洞。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