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启示,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启示、“坚定理想信念”的意识论启示、“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启示、“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启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启示、“坚守底线”的思维方式启示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 治国理政 哲学启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包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和启示,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共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将指导思想转化为生动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启示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穿全部思想的主旨和主线。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价值立场和价值导向,反映了“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价值理念与奋斗实践、价值目标与评价标准的有机统一。
1.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自己的全部奋斗实践中,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就这样掷地有声地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 这既是我们党创立至今一路走来、一直所秉承的理念和宗旨,一直所坚持的立场和原则,一直所展现的品格和风貌,也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党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答和政治宣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是基于传统与当下、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所提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更是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失成败的价值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调研50多次,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广大城乡,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武装进头脑、落实到工作、转化为行动,以实际成效、实践成果和实干成绩进一步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2.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价值立场
立场问题是根本性问题,立场选择是根本性选择。一个执政党的价值立场,内在决定了其目标愿景、理念宗旨、原则依据、战略部署等,价值立场关乎全局、关乎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3]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包含着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价值立场和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动力源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4] 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 这一论断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突出强调了人民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源泉,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原则和价值立场。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
作为指导实践的价值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凝聚力量的思想号角,更是检验工作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重要论述都代表了“人民共享”的鲜明价值导向。
“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能否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不仅关系着执政党的性质和命运,更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性质和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共享发展理念从提出到落实,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等社会现实,为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供了具体依据和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作用,要求我们必须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价值标准,以“人民共享”作为评价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准绳。
二、“坚定理想信念”的意识论启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遵循的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6]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发挥的巨大力量,不仅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强大精神支柱。
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关乎一个政党的宗旨、立场等根本属性的意识形态,是反映一个政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坐标的精神力量。理想信念也是决定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基因,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习近平总书记一上任就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7]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和伟大实践基础之上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共识,这一“思想意识和价值共识”深刻洞悉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而来、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责任和担当,为加油补钙、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安身立命的“根本”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党的思想之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面对曲折还是挑战,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创新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思想武器。
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明确的目标。”正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纲领的引领和感召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紧紧依靠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我们党的执政之本。对党和人民忠诚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鲜明品格。理想信念不是一句空话,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仅表现为思想意识,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个人的理想、目标和行动积极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始终坚持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目标、为追求、为己任。
3.思想灵魂的“总开关”
理想信念的意义和影响,体现在凝气聚力、强基固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方方面面。正因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8] 作为思想灵魂的“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思想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前提,也是凝魂聚力、攻坚克难的基础。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这更加需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实现思想上高度统一、政治上清醒坚定、行动上坚决有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加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修课。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强调: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9]
三、“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启示
以什么样的方法去观察社会、思考谋略、对待工作、实施管理,这是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形式主义、无的放矢、不重实效等恶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思想发展得更具体、更富于操作性、指导性,同时亮明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突破创新的品质和精神。
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对问题的发现和解答,反映着主体——人对客体——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问题”躲不过、绕不开,我们推进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10] 能否迎难而上、直面问题,能否准确研判、分析问题,能否举重若轻、解决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发展、驾驭风险和迎接挑战面临的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必须经受住的历史考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中的突出特点,就是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他多次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1]
在所有问题中,要善于把握并有效解答那些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影响社会长治久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反映时代发展趋势的核心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科学回答并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之所以凝聚人、鼓舞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坚持了问题导向,抓住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并回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主持召开十九大文件起草组第一次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指出:“要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方针政策的起点,从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和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把准政策基点,合理设定预期,把政策建立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之上。”[12]
2.洞察主要矛盾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难题的重点和关键,才能牵住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及时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3]。面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针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方面的突出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环境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明确了未来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方向,及时调整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着力点、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和大政方针。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启示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充满辩证法的哲学智慧,闪耀着辩证思维的思想光芒。特别是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和空前巨大的改革压力,持续有效地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亟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辩证思维方法。
1.全面深化改革贵在“全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二字,充分体现了“全面”、“系统”的辩证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全面”、“系统”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困难的一面;既看到其中的机遇,又看到其中的风险。
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全面”,一方面,强调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审视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另一方面,强调改革必须向全面和纵深推进,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各领域各环节全覆盖、无遗漏,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2.全面深化改革也要突出“重点”
辩证思维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明确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14]
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党的领导体制等全方位的改革,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改革中的牵引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全面深化所有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又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15]”。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16]。其他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重点抓“全部脱贫、精准扶贫”、全面依法治国中提出抓好“依法行政”、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抓住“关键少数”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是“全面中有重点”的辩证思维的经典范例,收到了“以重点带全面”的神奇效果。
3.改革要动静适度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事物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的过程,表征了事物演进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从量变质变“转化论”的角度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是从“量”的积累到实现“质”的飞跃的过程。实现伟大梦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论”、“重点论”与“转化论”的辩证统一,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实干精神,发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启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解决当今世界各种难题、消弭全球各种乱象提出的,代表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负责任大国的立场和态度。从哲学视角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对世界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和科学研判,为世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启示。
1.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深刻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7]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对我们把握当今世界的风险和挑战,妥善处理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分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政治主张。整体而言,人类的各个部分(国家、地区)、人类的各种活动、每一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相互影响、有机联系,显示出人类社会是一个普遍交往、相互依存、有机联系的“命运共同体”。
2.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生动地描摹了当前世界图景:“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18] 针对这一世界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日内瓦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9]
3.以新的世界观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当今世界,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以全新的世界观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既是超越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的有益探索,更是促进大国之间稳定发展、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0]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普遍联系、相互依存”,强调“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强调“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强调“相互合作、共赢共享”;既是“交往理念”,也是“实践依据”;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它印证了历史与现实、理念与实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联系和辩证统一。
六、“坚守底线”的思维方式启示
“坚守底线”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底线思维,指出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21]
1.底线思维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底线”,其引申含义为“不可逾越的界限”。现在一般包含三层含义:“人们对于某种事态心理可以承受的最低限度;人们主观设定的不可逾越的某种警戒线;某项行动、任务进行前预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要求。”[22] 所谓“底线思维”,是指以“底线”为标识和依据,推动事物朝着预定方向发展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首先,底线思维是一种价值尺度。在个人层面,不同主体源于承受能力的差异,可能对同一事物有相似或相异的看法和评价,有不同底线意识。但在公共层面,不同主体必须遵循共同的底线意识,如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等等。
其次,底线思维是一种最低标准。“底线”是重要标志,区分着“好”和“坏”,标识着“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底线”的划定,往往是基于整体研判后得出的结论。在国家层面,一个国家的底线意识是战略考量后的集体意志,往往代表的是这个国家绝大部分成员的集体智慧和价值共识。
再次,底线思维是一种忧患意识。“底线”作为一种“边界”,其代表的是主体对“边界”两方不同属性的判定。“底线”之所谓“底线”,就在于对事物性质的预估,对风险考验的预判,一旦突破“底线”,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挫折、失败、困境等负面效应。
2.坚守底线的意义和价值
在国家层面,底线是立场和原则,是思想共识和发展方向。坚守底线坚守的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底线是科学研判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方向、防范化解各方面风险危机的基础,也是提出顺应时代发展、符合自身国情、满足人民需要的战略部署的前提。
在社会层面,底线是法律基础、道德标尺和价值风尚。坚守底线是分对错、明是非、辨善恶、审美丑、评利弊的准绳,是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依据,是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的保障。
在个人层面,底线是临界点和边界线,是行为红线、是个人操守。坚守底线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努力做到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
3.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
坚持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内容。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于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原则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明确为人处世的立场和原则,并遵守原则、敬畏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23]
二是要强化身份意识。每个人在今天的社会中都有多重身份、多重角色,不同身份和角色意味着不同的底线要求,强化身份意识,就是要强化身份背后的底线意识。比如,干部对待群众的底线是不随意动武、不粗暴蛮横,下级员工对上级领导的底线是不针锋相对、不阿谀奉承,员工对待工作的底线是不违规乱纪、不马虎了事等。
三是要强化边界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需要明确法律底线、纪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强化边界意识,同时还要把“坚守底线”与“达到高线”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做到“有守”与“有为”的有机统一。
四是要强化律己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守底线的思维方式启示我们,要做到察微知著、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坚决守住政治底线、法治底线、廉洁底线,强化律己意识,积极主动工作,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作者: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少雷,中共深圳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文章来源:原文载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4期
注释:
*本文系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哲学思维与方法论研究”(135B001)的阶段性成果。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1/05/c_1122217981.htm。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7月1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网2015年1月2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4/c_1114116751.htm。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9]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10月21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1/c_1119765804.htm。
[10]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7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312.html。
[1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7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312.html。
[12]《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诞生记》,新华网2017年10月2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8/c_1121868753.htm。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14]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新华网2015年1月24日。
[1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7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312.html。
[1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17]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3-03/24/content_2360829.htm。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38页。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41~548页。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21]《改革要有哪些新思维》,《人民日报》2013年1月25日。
[22]刘建伟、张静:《习近平国家治理的底线思维》,《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8期。
[2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